扫码下载团车APP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注册并登录
登录即表示同意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车主评分
车主成交价
成交时间
购车地点
【满意】
作为每天通勤20公里的上班族兼奶爸,这是我与2025款XC60 Recharge长续航四驱智远豪华版共处的第180+天。当北欧设计与新能源技术碰撞,这台车教会我何为"分寸感极致的豪华座驾"。 这不是辆追求炫技的车,而是把传统造车技艺打磨到极致的新能源作品。就像宜家肉丸配越橘酱——看似保守的搭配里,藏着北欧人对实用美学的百年坚持。如果你要的是不喧哗自有声的陪伴感,这或许就是中型豪华SUV混动的终极答案。
【不满意】
不满意的短板:智能化-传统豪强的转型阵痛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或许是车机系统还带着燃油时代的影子。虽然9英寸竖屏比老款顺滑不少,但对比新势力们的可见即可说,语音识别偶尔在导航时会把"世纪公园"误听成"四季果园"(实测需字正腔圆)。不过CarPlay的稳定连接和驾驶座屏幕导航补偿了这点缺憾,对于我这种不爱折腾的年轻中年用户倒也够用。
【空间】
【动力】
混动逻辑堪称教科书 综合马力在电机的精准分配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城市通勤时,45km纯电续航足够覆盖我的日常半径,启动时如同电动船划过水面般的静谧感。但真正让我惊艳的是"混动模式"的智慧——当深踩油门超车时,汽油机介入的瞬间几乎无感,仪表盘电池电量突然开始逆向充电的细节,印证了这套混动系统的功力。 周末带家人去莫干山自驾时,陡坡攀爬中四驱系统展现出的抓地力,配合上空气悬挂对颠簸的柔化处理,硬是把碎石路开出了"碾棉花"的错觉。有次暴雨天紧急变道,车辆的扭矩矢量分配快过我的本能反应,车身横摆幅度甚至小于我的心理预期值。
【操控】
【油耗】
混动哲学的现实注解 记录下现在的数据:综合工况下9.7L/100km的油耗。最惊喜的是馈电状态:即便电池仅剩5%,2.0T发动机带动的动能回收依然能保持不低的油耗,彻底告别了早期插混车型"没电变油老虎"的尴尬。
【舒适性】
【外观】
牛仔蓝美学:光影雕刻的移动美术馆 当初在展厅放弃保险的黑色选择牛仔蓝,如今证明是明智决定——这个介于海军蓝与天幕灰之间的特殊漆面,会随着光线强弱产生戏剧性变化。晴天时金属颗粒折射出斯堪的纳维亚冰川的冷冽感,阴雨天则呈现北欧雾霭般的朦胧美。有次停在梧桐树影下,车身竟泛出类似午夜极光的墨绿色泽。 维京战斧尾灯在深色车身上更具视觉张力,特别是阴雨黄昏亮起时,LED光源透过灯罩的渐变效果,多了几分神秘感。必须夸赞设计师的克制:对比某些品牌浮夸的贯穿式尾灯,这种向内收窄的锐角设计,与车顶的溜背线条形成了完美呼应。 细节处更见心思:车顶行李架与窗框同色处理,让侧面视觉更修长。提车半年仅洗过2次车,牛仔蓝的耐脏性远超预期,积灰后反而有种做旧牛仔布的粗犷质感,倒是意外契合沃尔沃的户外精神。
【内饰】
斯堪的纳维亚式温度 被销售反复强调的所谓空气净化系统,最初以为是噱头,直到春季带过敏体质的儿子远程出行才体会到价值,开启20分钟即可将快速降低PM2.5。而我,配合上真皮座椅,让原本容易腰疼的我竟能一路顺利驾驶。 但最打动我的反而是那些"隐形配置":中控台下方的镂空储物格里藏着无线充电板的散热风道;B柱出风口能避免冷风直吹后座儿童;连后备箱挂钩都做了防刮绒布包裹。这些细节让我想起宜家设计师说的"民主设计"——不张扬的体贴才是真豪华。
【性价比】
错位竞争的降维打击 32+万落地价(含保险)放在豪华中型SUV市场堪称王炸。 实测对比某德系竞品,同等配置差价超过11万,但沃尔沃在主动刹车等安全配置上甚至更胜一筹。
【选择这款车的理由】
【满意】
作为每天通勤20公里的上班族兼奶爸,这是我与2025款XC60 Recharge长续航四驱智远豪华版共处的第180+天。当北欧设计与新能源技术碰撞,这台车教会我何为"分寸感极致的豪华座驾"。 这不是辆追求炫技的车,而是把传统造车技艺打磨到极致的新能源作品。就像宜家肉丸配越橘酱——看似保守的搭配里,藏着北欧人对实用美学的百年坚持。如果你要的是不喧哗自有声的陪伴感,这或许就是中型豪华SUV混动的终极答案。
【不满意】
不满意的短板:智能化-传统豪强的转型阵痛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或许是车机系统还带着燃油时代的影子。虽然9英寸竖屏比老款顺滑不少,但对比新势力们的可见即可说,语音识别偶尔在导航时会把"世纪公园"误听成"四季果园"(实测需字正腔圆)。不过CarPlay的稳定连接和驾驶座屏幕导航补偿了这点缺憾,对于我这种不爱折腾的年轻中年用户倒也够用。
【空间】
【动力】
混动逻辑堪称教科书 综合马力在电机的精准分配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城市通勤时,45km纯电续航足够覆盖我的日常半径,启动时如同电动船划过水面般的静谧感。但真正让我惊艳的是"混动模式"的智慧——当深踩油门超车时,汽油机介入的瞬间几乎无感,仪表盘电池电量突然开始逆向充电的细节,印证了这套混动系统的功力。 周末带家人去莫干山自驾时,陡坡攀爬中四驱系统展现出的抓地力,配合上空气悬挂对颠簸的柔化处理,硬是把碎石路开出了"碾棉花"的错觉。有次暴雨天紧急变道,车辆的扭矩矢量分配快过我的本能反应,车身横摆幅度甚至小于我的心理预期值。
【操控】
【油耗】
混动哲学的现实注解 记录下现在的数据:综合工况下9.7L/100km的油耗。最惊喜的是馈电状态:即便电池仅剩5%,2.0T发动机带动的动能回收依然能保持不低的油耗,彻底告别了早期插混车型"没电变油老虎"的尴尬。
【舒适性】
【外观】
牛仔蓝美学:光影雕刻的移动美术馆 当初在展厅放弃保险的黑色选择牛仔蓝,如今证明是明智决定——这个介于海军蓝与天幕灰之间的特殊漆面,会随着光线强弱产生戏剧性变化。晴天时金属颗粒折射出斯堪的纳维亚冰川的冷冽感,阴雨天则呈现北欧雾霭般的朦胧美。有次停在梧桐树影下,车身竟泛出类似午夜极光的墨绿色泽。 维京战斧尾灯在深色车身上更具视觉张力,特别是阴雨黄昏亮起时,LED光源透过灯罩的渐变效果,多了几分神秘感。必须夸赞设计师的克制:对比某些品牌浮夸的贯穿式尾灯,这种向内收窄的锐角设计,与车顶的溜背线条形成了完美呼应。 细节处更见心思:车顶行李架与窗框同色处理,让侧面视觉更修长。提车半年仅洗过2次车,牛仔蓝的耐脏性远超预期,积灰后反而有种做旧牛仔布的粗犷质感,倒是意外契合沃尔沃的户外精神。
【内饰】
斯堪的纳维亚式温度 被销售反复强调的所谓空气净化系统,最初以为是噱头,直到春季带过敏体质的儿子远程出行才体会到价值,开启20分钟即可将快速降低PM2.5。而我,配合上真皮座椅,让原本容易腰疼的我竟能一路顺利驾驶。 但最打动我的反而是那些"隐形配置":中控台下方的镂空储物格里藏着无线充电板的散热风道;B柱出风口能避免冷风直吹后座儿童;连后备箱挂钩都做了防刮绒布包裹。这些细节让我想起宜家设计师说的"民主设计"——不张扬的体贴才是真豪华。
【性价比】
错位竞争的降维打击 32+万落地价(含保险)放在豪华中型SUV市场堪称王炸。 实测对比某德系竞品,同等配置差价超过11万,但沃尔沃在主动刹车等安全配置上甚至更胜一筹。
【选择这款车的理由】
错位竞争的降维打击 32+万落地价(含保险)放在豪华中型SUV市场堪称王炸。 实测对比某德系竞品,同等配置差价超过11万,但沃尔沃在主动刹车等安全配置上甚至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