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置身于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在电气化赛道上取得了领先,逐渐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而要更进一步提升中国汽车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是一场“持久战”,除了工业产业、供应链与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更需要从“文化软实力”着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造特色标签。
今年1-9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231.8万辆,持续领跑市场,纵然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新能源汽车存在与发展的深度价值,推行全面新能源时代,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共识”,为了给中国汽车赋能“文化软实力”,比亚迪投建了新能源汽车科普馆迪空间。
寓教于乐,凝聚力量赋能“软实力”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每一段都有值得说道的地方。4000年前的夏王朝,“造车鼻祖”奚仲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交通工具,只可惜4000年后,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没有跟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脚步,在传统燃油车赛道上,我们起步时间比欧美等国慢了数十年。
但如今不可再生资源逐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叠加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全人类所需面对的必然抉择,此前,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提出了2060碳中和目标,基于此,这些年来中国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车发展,一代中国人抓紧机遇,借此换道,自然需要工业“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推进。
此次比亚迪建设的迪空间第一站,落地于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河南郑州。深厚历史底蕴在此地与代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交织,凝聚成城市新能源汽车工业文化地标。
在郑州市核心商业圈原金博大城旧址上,一座基于国际一流标准建设,面积约15000㎡的迪空间拔地而起。比如在一楼“品牌文化空间”里,比亚迪设计了可随复古壁画的投影和实物展品,演绎汽车动力的发展进程,同布置诸如“能量花园”等可以互动的装置,吹一口气驱动风车转动,以简单、直观又可以切身体会的方式,向人们呈现太阳能、风能以及水能等新能源是如何转换成能够被我们所利用的电能。
若是到了四楼的“科技探索空间”,不仅设立有“研学课堂”,还有“科普互动”“手工体验”“共享会议室”等主题区,更能让人充分体会到亲自动手的乐趣。除此之外,比亚迪还为迪空间设立了配套的8500㎡户外广场、600㎡临展区、360㎡多功能厅、多个共享会议室等活动空间,用于品牌发布、艺术展览、专家沙龙、科技大赛等活动。
在家门口就能够体验到如此丰富的汽车文化,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增进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与环保、科技的认知与兴趣,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更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而事实上,身为“为地球降温1℃”倡导者,比亚迪为推动绿色产业与新能源汽车文化的发展所做的努力远不止于此。
首先,这些年比亚迪减少的碳排量,可抵消相当于种满整个韩国面积树林的二氧化碳当量,另外,比亚迪开发磷酸铁锂蓄电池助力行业向无铅化转型,联合星球研究所推出《山河中国》系列纪录片,开展长江溯源之旅以及“为海而行” 海洋共生计划。还有由BYD CLUB发起的“微光计划”等。
可能每个人对于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能够贡献的力量有限,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比亚迪除了自身以身作则之外,还起到了引导、凝聚大众力量的作用,再进一步带动行业更多的新能源玩家行动起来,共同奔赴更好明天。
开诚布公,自信展示制造流程
很多人可能不懂车,但并不代表对汽车不感兴趣。作为由千万个部件组成的产物,汽车能够在如此多精密部件相互协同下,让我们一夜之间可以奔赴千里之外,本身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你是否也会好奇,现代人每日都要驾驶或者乘坐的汽车工作的原理呢?
在迪空间二楼,比亚迪向公众展示了一台车从油泥模型,到生产下线的全过程。汽车是需要“千锤百炼”的产物,就像是代码稍有错漏就无法正常运作,汽车每一个部件也不容有差。此次比亚迪之所以敢“开诚布公”的向公众展示自家汽车制造流程,建立在对自身制造底蕴的绝对自信。
不久前,百万级纯电超跑仰望U9作为比亚迪第900万辆新能源正式下线,相较于此前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仅耗时两月有余。
销量增长的同时,这些年比亚迪的用户口碑也呈线性增长,而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快而有序,保质保量的实现产品下线交付,基于比亚迪中国9大制造基地所提供的保障,每一个制造基地均拥有领先的高标准工艺,以比亚迪在广东汕尾的制造基地为例,基于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工厂与超高自动化率,每58秒就能生产一台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不仅仅生产汽车,还在轨道交通、太阳能/储能等绿色产业、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上有所涉猎,同时还是华为、小米、苹果在华主要代工厂,工业实力十分强悍。近些年随着中国汽车出海趋势盛行,比亚迪还在泰国、巴西、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全球多国建厂,让世界见证中国汽车不输百年品牌的强大制造底蕴。
而新能源汽车是面向未来的产物,在未来汽车将被赋予更多的职能,其实在现阶段的汽车空间,就已经很能体现一些除“代步”之外的价值。迪空间二楼开设的“声音实验室”、“气味实验室”,实验室中所展现的所闻所见,均是能够在比亚迪产品上得到的体验。
研发投入比赚的多,打造“技术鱼池”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使得中国汽车圈更有底气去谈论“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身为技术领先的“佼佼者”比亚迪同时还比别人更加努力,这种“努力”首先体现在比亚迪非常舍得为技术研发进行投入。
早在2023年,比亚迪的研发团队规模就达到了10.28万人,超越了丰田与特斯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竞争激烈,当前很多汽车品牌并不愿意招收欠缺行业经验的应届大学生,尤其是涉猎到技术研发的领域,若是人人都这样想,难免会导致行业人才“断代”,而比亚迪去年招聘了多达3万名应届大学生,为行业培养下一代人才,通过高效训练让年轻人快速完成蜕变。
迪空间的三楼——“创新技术空间”更有看点。据悉,“创新技术空间”设有“安全电动”“高效电动”“极致混动”“智能出行”“超越极致”五大主题,在这里你可以一睹比亚迪“技术鱼池”。
比亚迪的技术,属于那种实用性强、泛用性广,能够切实给驾乘体验带来提升的技术,首先若论比亚迪哪项技术在行业的影响力最为深远,还得是刀片电池技术,自2020年发布以来至今,历经大规模装机市场验证。
2024年,比亚迪“最出圈”的技术当属第五代DM技术,落地于秦L DM-i等产品上,使其亏电油耗低至2.9L/100km,满油满电一口气可跑2100km,实测成绩还要更为出色。
还有易三方/易四方、云辇等技术实现了极致车控的突破,让腾势Z9GT这种大车拥有小车般的灵活可进行“圆规调头”,搭载云辇-X的仰望U9甚至还能原地“跳舞”,四轮起跳,破解垂直车控难题。除此之外,由比亚迪首发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也从2年前的一台海豹开始,在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
这样一个上进心强烈的比亚迪,以技术领先为销量增长打下基础的同时,不断进取的意志也搅动整个中国汽车圈,整个行业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汽车走向世界、领先世界,并进一步颠覆世界,重塑世界汽车格局,而这一次,中国汽车的位置将会在顶峰。
写在最后:单看中国新能源市场,当前的比亚迪可谓“断档式”领先,在中国市场,各位新能源汽车玩家既是各自游历的个体,也应该是一个“互相包容”的整体,现阶段的比亚迪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阶段,有志于去做更多对有益的事,在已经通过系统性的技术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之际,比亚迪正在填补新能源汽车科教领域的空白,以文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赋能,让“成为世界级中国汽车品牌”的呐喊更有底气。
温馨提示:转载请注明 车市速递。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热度,从细微变化解读国内车市。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汽车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车市速递